1974年夏天。刚刚高中毕业的吕晔随着“上山下乡”的风潮下放到了东海,江苏省唯一一个药材种植场。在他记忆中,这片药地永远忘不了,那几乎就是吕晔中医药之梦的摇篮。
在做知青的四年里,一帮知青每天就如老农一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草药。有知青抱怨药材种植场的活苦,有知青埋怨时代湮没的自己的青春。然而吕晔却对自己亲手种的这片药材地充满了兴趣。种植的药材有三四百种,他每天都去观察这些药材的生长习性什么的,打心底觉得,中医药真是个宝。
热爱工作的人,成功其实离他很近了。没多久,在100多个同批次进场的知青中,吕晔被唯一选进药材实验班的人,并当选为班长。此后不久,恢复高考,考取了南京药学院(今中国药科大学)。
吕晔对中医药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考中国药科大学就是想好好研究一下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可是入学之后才发现,学校所学的还是以西医为主。凡事有利有弊,而在药学院的四年学习,为今后以西药方法做中药打下坚持基础。
也可以说,这一路水到渠成,为今后研制宁心红杞胶囊铺下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