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月经和月亮竟有这样的关联!

原来月经和月亮竟有这样的关联!

古代传说中,嫦娥姑娘自从奔月后就一直与月相伴至今,不仅是月球上的嫦娥,地球上的女人在生理和生活上也是随着月亮的变化而产生有规律地变化。

月亮和月经,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面;一个在自然,一个在人类,两者有什么关系呢?两者的联系在于共有一个“月”字。

月经虽为女子的生理现象,但月经的节律却受寒暖、情志、大地和月亮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资料说明,人的体液受月亮引潮力的影响很大。作为与性腺系统、下丘脑、垂体有直接关系的月经,也是体液的一种。因此,其潮汛周期也必然会受到月亮盈缺变化的影响。

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月亮与女性的月经的关系。《黄帝内经》指出:“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意思就是说人的血气随着月亮初生而逐渐旺盛、畅行,月形圆满而不亏缺时,是血气最充实,肌肉最有力的时候,月形隐没不见时,则肌肉无力,经络空虚,人体的阴气阳气也随之空虚,只剩下形以了。

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把月球的规律性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联系在一起。从广义上揭示了月亮变化与机体发病间存在的普遍性规律为了探讨月经与月亮间联系的必然性,有人对120例健康女子的月经周期进行分析发现,女子的月经确实是“其气应月”。这种影响,古人认为,月亮每当由月牙到渐圆(农历初三到初十)的“月始生”阶段,人的血气处于充盈过程;到农历十五左右的“月廓满”阶段,血气充实;从“月生”到“月满”这一时期行经的人数较多。而当“月廓空”(农历二十六到下月初三)时,人的血气虚,来经者较其他时间大大减少;即使从当月的十五日以后的行经人数与十五日以前的行经人数相比较,十五日前的行经人数明显的多于十五日以后的行经人数。这充分说明作为人体功能组成部分的月经是受月球运动支配的。

在120例中,行经者平均每五天有一个经讯高峰,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月中,行经者平均每五天有一个,占观察总人数的43.3%,这又与《素问•六节脏象论》中“五日谓之候”的论点十分吻合。

现代医学家们也研究证实:大多数女子的月经周期与月亮的盈亏呈同步反应,即朔日(农历初一)开始来潮,望日(农历十五或十六)开始排卵。在与月亮盈亏周期相反的时间里怀孕者(即月圆时来月经,月亏时怀孕),异位妊娠(宫外孕)的发生率相对就高。

德国妇科专家调查了10400名妇女的月经周期,得知望月妇女月经出血量成倍增加,而在月亏的情况下月经出血量少,并得出月经量的多少与月亮的盈亏有关的结论

法国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由于受月亮盈亏对人精神、情绪的影响,月圆时受孕的,妊娠正常,生的孩子健康;月亏时受孕的,易发生宫外孕、流产、早产,并易出现胎儿发育不良。

伴随月经周期,有很多女性的情绪也会起伏变化。然而这种情绪并不表面化,而是巧妙地隐藏起来。尽管月经发生在子宫里,但它与月亮运转基本合拍。可以说,女性子宫与大宇宙的周期变化息息相通。

了解了女性的月经来潮常随月亮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在对月经病进行治疗时就应考虑到这一自然因素。应以“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为治疗原则,尤其是在以“调气血”为原则治疗月经病中,当月生之际,人的血气处于由衰弱到旺盛的阶段,故应以培补充盈为主;当月满之际,人的血气正处于旺盛阶段,若患者无明显的血虚表现时,不可盲目使用“补法”;当月廓全空之际,人的血气由盛渐衰,在运用攻下、破积药物时更应小心从事。

当然不能把月亮周期的盈亏视为妇女月经周期的根本原因,因为“月亮盈亏为豆古,妇女终有绝经时”,就是说月亮自古到今都有阴睛圆缺,而好却不是每个月都有月经,因为女性终有绝经的一天,产生月经周期的生理基础还是妇女卵巢功能节律性变化。